福州做大“福小艾”朋友圈 织密防艾宣教网
栏目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19-12-05
福州新闻网记者 林文婧  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虽已过去,但形式多样、温度满满的防艾宣传活动仍在福州各地开展。当前,我市正积极推动形成政府主导、部门配合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艾工作局面,针对各类易感目标人群可能出现的新特点与变化,探索多渠道、广覆盖的立体式

福州新闻网记者 林文婧

  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虽已过去,但形式多样、温度满满的防艾宣传活动仍在福州各地开展。当前,我市正积极推动形成政府主导、部门配合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艾工作局面,针对各类易感目标人群可能出现的新特点与变化,探索多渠道、广覆盖的立体式防艾宣教模式,做大“福小艾”朋友圈,织密宣教网。

  编“网”!为了这个群体

  多年来,福州市各级疾控中心、医疗等防治单位最大限度发现和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,艾滋病疫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。据市疾控中心信息网络平台数据显示,在艾滋病群体中,病例以青壮年为主,其中,15至24岁的青年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呈上升态势。

  2005年,为宣传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,牢固树立防治艾滋病意识,我市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,卫生、公安、司法、教育、民政、妇联、农业、工会、共青团等22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福州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,下设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,定期召开协调会议,解决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。

  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副书记刘万福说,以往防艾宣传主体多是疾控中心、防艾委成员单位,宣传方式多局限在摆摊设点、点对点或点对线的被动式灌输上,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积极性也不高。

  知不足而后进。2018年7月,福州市首次尝试在防艾委部分成员单位建立市防艾工作示范点,最终确定在市妇联、共青团福州市委、文旅局、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建立6个示范点:福建江夏学院、信任社工服务中心、同心社工服务中心、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协会、市慈善总会、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协会。

  “通过以点带面,带动全市其他部门主动参与防治工作。”刘万福说,参与单位共同努力,成功探索了艾滋病宣传和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新模式,福州经验得到国家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。

  行动!为了共同目标

  编“网”以来,防艾委成员单位参与防艾宣教渐成常态,参与的社会组织从最初的1家扩大到如今的近30家。

  作为市市场监管局下设的防艾工作示范点,去年6月以来,福建江夏学院以大学生的视角和创意思维,借助新媒体手段,对大学城防艾宣传方式进行了探索创新。

  易心公益协会是江夏学院公益性组织,去年成功举办福州市大学生防艾主题系列活动;今年在部门的支持下,围绕“防艾抗艾”主题,承办了定向越野赛、辩论赛、主题沙龙、快闪表演、艺术作品创作大赛等形式多样、紧跟潮流的活动。

  “防艾宣传活动已覆盖十余所高校,带动数万人次参与。”大学城防艾示范点负责人、江夏学院教师隆颖说,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进行科普宣传,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,关爱艾滋病患者。市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与宣传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计划用两至三年时间,助力这支大学生宣教队伍走出大学城,辐射全省高校,打造高校防艾宣教品牌。

  世界艾滋病日前后,福州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艾宣传活动:鼓楼区在福建经济学校开展防艾宣传咨询互动活动;台江区开展防艾公益骑行宣传;仓山区在农林大学和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开展校园防艾宣传活动;晋安区在牛岗山公园开展主题宣传表演活动;福州大学开展禁毒防艾绘画比赛、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……

  “防艾宣教的影响力正逐渐渗透,‘福小艾’的朋友圈在不断成长壮大。”市卫健委有关领导表示,共同防艾抗艾是目前最好的预防“疫苗”。如今,福州市艾滋病疫情维持低流行水平,广大市民和大中学生防艾意识明显增强,艾滋病感染者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好转。下一步,将以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,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宣传新模式,营造人人参与、主动防艾氛围,也希望有更多市民加入到防艾队伍中,成为“福小艾”,知艾防艾、共享健康。